簡介
丁雪茵、蔡志東、包康寧、陳靜妃、王千倖(民108)。性別認同-本章摘要。載於丁雪茵(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教學資源手冊(第二章,頁32)。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亦即所謂的心理性別,指的是個人對於自我偏向男性化或女性化特質的相對知覺。性別認同的發展受生理及社會環境所影響。在生理方面,胎兒在母體內即受到性激素的影響,可能會強化兒童往傳統所謂「男性化╱女性化」的活動發展(現改稱「陽剛╱陰柔」);而在社會文化環境方面,父母透過為孩子預備之衣物及親子互動方式,也會形塑孩子的性別發展歷程。
嬰兒在大約 6 個月大就已經可以區分性別;3 歲之前,幼兒就能根據外表特徵來標示自己或他人的性別;到了 4、5 歲左右,性別認同就逐漸趨於穩定;6、7歲左右,孩童就能夠了解性別不會改變。在兒童中期(國小階段)時,性別區隔是常態,喜歡與同性別的同伴玩在一起,或選擇與同性別的同伴相同之玩具或物品。青少年初期(國中階段),性別角色的認同會被強化,青少年中、後期(高中、大學階段)會逐漸較不在意他人眼光,如果有機會容許不同角色的選擇,則其性別角色彈性及自尊會較高。
生理因素(染色體異常或激素異常的影響)及心理因素皆會影響性別認同的發展。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認為,在還未覺察自己的性別之前,幼兒即透過楷模學習與成人的增強,習得性別分化的行為,而形成性別的自我概念。認知發展論(cognitive developmental theory)認為,孩子理解到自己生理上是歸屬於男性或女性之後,便會開始蒐集相關資訊、模仿自己所屬性別者之行為表現,並透過社會觀察及自身經驗組織成自己的性別基模,以此來詮釋所處的世界並藉此引導自己的行為。
大多數人的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一致,但仍有少數人是屬於「性別不一致」的情況。跨性別、性別不安(原稱性別認同障礙)或變性慾的目前成因仍然不明,他們通常也不曉得自己為何會如此。因此,面對這些人時,應同理其所面臨的心理困擾,採尊重與接納的態度,並協助其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
第二章 性別認同(目錄)
簡介
一、性別認同的定義
二、性別認同的發展
三、影響性別認同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染色體異常及激素異常的影響
(二)心理因素
四、跨性別與性別不安╱性別認同疾患
五、變性
六、總結
#、延伸閱讀與教學資源
※、教學原則
※、真實案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