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茵、蔡志東、包康寧、陳靜妃、王千倖(民108)。導論:基本理念。載於丁雪茵(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教學資源手冊(vi-x頁)。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壹、關於學校教育的目的
教育應同時考量教育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三大面向,其本質應該是正向引導。學校教育的目的在於協助學生發展成為「全人」、幫助學生正向發展及學習健康行為,在個人的特殊性與社會共同規範之間取得一個和諧平衡的關係與定位,使個人可以在社會中追求自我的發展與實現。
貳、關於學校教育與社會的關係
學校教育與社會現況誠然需要接軌,但不宜直接移植所有的社會現象於校園中,應有適當的區隔。國民教育具有傳承共同文化價值的角色與功能,教育內容應有社會共識為基礎,並以引導學生朝向健康之身心發展為目標。兒童及青少年正值建立價值觀的時期,應當強調正向引導,協助其建構適當的價值觀,朝向更積極正面的方向發展。正向的社會規範對國中小學生具有保護與引導的功能,因此應教導學生了解社會規範的意義及其對自己的正面影響。至於多元社會中的負向多元(即在道德上不被接受的多元,如仇恨的信念、違反人權的行為等)(Lickona, 2002)1,學校教育不宜主動傳遞。若遇學生有個別特殊經驗出現時,則宜啟動輔導機制,因應個別差異與需求,提供量身訂做的個案協助方案,俾使少數也能受到照顧。至於爭議的多元(Lickona, 2002),若要納入國民教育中,則應待社會有相當的共識後,再決定是否編入教材。且教師在介紹議題時,應忠實與平衡呈現不同觀點,避免灌輸特定單一的意識型態,以培養學生思辨能力及尊重包容的品格。
參、關於性別平等教育的目的
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第2 條:「……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教導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性別平等教育之主要目的應在培養「尊重」的態度與行為,幫助學生學習尊重包容「與自己不一樣的人」,而非灌輸「內容知識」或一味強化特定的意識型態。因此,性別平等教育應以生命教育及品格教育為根基:透過生命教育,使學生了解每個生命都同樣珍貴、有價值;透過品格教育,使學生養成尊重的態度與行為。
此外,在多元社會中,教師也需要了解,「尊重」並不等於「全然認同」,即便不認同對方觀點或行為,我們仍要學習彼此傾聽、理解並尊重對方表達的權利。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應具備自我覺察的能力,並且願意聆聽不同觀點,在面對社會上尚未有共識的爭議性議題時,教師應以適齡的方式呈現各種不同觀點並帶領學生反思,以培養學生思辨的能力,並學習尊重包容不同觀點。
肆、關於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
一、性別平等教育的教學內容應根據生命發展階段及教育心理學來設計
教材教法應該符合以下幾個標準:
1.適齡性:教育內容與方法應符合受教者年齡,教師宜依據學生的認知思考、語言、社會情緒發展階段來選擇適當的教材教法。
2.實證性:多樣性與尊重應植基於正確知識,教師所呈現的知識應以紮實的實徵研究及理論為基礎。
3. 平衡性:對尚無定論的議題,教師應呈現不同的觀點。
4. 周延性:教學內容應完整涵蓋科學、社會文化、道德、法律、倫理、健康(含疾病預防)等面向。
5. 合法性:所提供之資訊皆應為已確定、合法的資訊。
二、使用正向教學,多提供正面示範
面對負向的現存社會現象(如性別霸凌),學校應使用正向教學、多提供正向的選擇與示範。有關價值觀、倫理道德等都是屬於情意領域,而情意領域的教學目標層次應是幫助學生從接收(receiving,注意到訊息)、反應(responding,會想參與),到看重(valuing)。有了這些基礎後,在面對不同價值觀時,才能組織(organizing,判斷孰輕、孰重),最後才能整合成為人格的一部分(characterizing)(Krathwohl, Bloom, & Masia,1964)2。此外,教師應注意社會學習的影響力,「潛在課程」往往比「正式課程」更重要,尤其國民教育是奠基階段,應多呈現正向教材或示範正向行為,以奠定學生正向的心理行為模式。
三、培養思辨素養,以價值澄清取代價值灌輸;爭議性議題則開放
不同觀點表達,以培養尊重的態度傳統教育傾向以價值灌輸方式進行教育,但面對現今多元的社會,宜培養學生的「思辨」(critical thinking)素養。思辨並不是只會批評(criticizing)或反對,真正的思辨強調的是要能從多方角度看問題,並能檢視每項理由的可接受性,藉由比較與評價後,才有所選擇。學生要先有正確的感知(多元看法,廣泛蒐集各種理由、證據),才能有正確的批判。尤其是在具爭議性的議題上,應引導學生從支持與反對的雙方面觀點去看待問題,比較各方所提出的理由,例如:訊息提供者是否是公平、客觀,或是偏頗、有利益糾葛;是否為獨立的多方證據,或源自相似來源的例證;是廣泛觀點,或是以偏概全;是嚴謹、長期的研究證據,或只是侷限於個人經驗的觀點。透過思辨之討論,才能釐清與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因此,對於社會上仍具爭議性的議題,應開放學生不同觀點表達的機會,以培養學生批判思考的能力及尊重不同價值觀的態度。
四、教育與輔導兼顧,兩者相輔相成
教育屬於初級預防,強調正向成長引導;輔導則偏重二、三級預防,強調問題處理。學校課程皆為大班上課,為避免團體授課對少數人造成無形的壓迫,課程內容應以社會普遍認同的知識為主。至於有特殊需求的少數學生,則可以小組教育的方式或交由具備輔導專業知能的老師個別關懷。尤需注意有關學生個人隱私的案例,若在班上公開談論,可能會引發傷害,因此建議以個別輔導方式審慎進行。
五、校園霸凌的預防,可從幫助學生了解身心發展的「差異」常態及個人特質的多樣性著手,培養同理心,並學習適當的行為
一般霸凌的問題,常源於個案的特質與大多數學生有所差異,因此應該幫助孩子以平常心看待自己與他人的「差異」,接納自己與他人的獨特性。幫助學生了解一般的成長曲線,同時強調發展速度本來就有個別差異性(包括體型、性特徵與行為表現等),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的「不同」狀態,並不代表永遠的不同。也要讓學生了解,個人特質(或氣質)原本就具多元性與變化性。教師可幫助減輕少數弱勢者對自我形象的焦慮,也可使同儕中的強勢者減少性別霸淩的理由。此可透過真實案例、角色扮演、討論等方式,來幫助學生體會同理弱勢少數人的處境,並思考、演練各種角色面對霸凌事件時的處理方式。此外,有些性少數在外表上不易清楚分辨,教師應對其弱勢處境及心理狀態特別同理,注意言語上的用詞,以避免無意中造成傷害。
六、重要名詞都應審慎界定,以免造成混淆
應清楚說明生理性別(sex)與社會性別(gender)之間的差異。生理性別是性別的基礎,社會性別則是社會文化針對「生理性別」所賦予的社會建構或期望,包括:性別特質、性別角色、職業的性別期待等。(社會)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則為個人心理對於自己所屬性別的認定。「性別」與「性傾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社會)性別認同」與「性傾向之認同」之間的的差異也應區分清楚。
總結來說,性別平等教育應該是強調尊重與包容每個人生命價值的教育,應從積極落實生命教育與品格教育開始,教導學生尊重、關懷與包容差異。教師應該從愛與關懷出發,以身教與言教培養學生的同理心,使下一代成為身心健康、尊重包容且具獨立思考能力的世界公民,並共築多數與少數能和諧共處的友善社會。
根據上述的基本理念,歸納以下幾個性別平等教育的教學基本原則,這些原則也是本手冊編輯的基礎。
丁雪茵、蔡志東、包康寧、陳靜妃、王千倖(民108)。導論:基本理念。載於丁雪茵(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教學資源手冊(vi-x頁)。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
[1]Lickona, T. (2002). Making sense of tolerance and diversity. The Fourth and Fifth Rs, 8(2), 2-4.Retrieved from http://character-education.info/Articles/tolerancemakingsense.pdf
[2]Krathwohl, D. R., Bloom, B. S., & Masia, B. B. (1964).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I: Affective domain. NewYork, NY:DavidMcKay.